參與與合作
地區社會合作
國立公園管理工團做為地區共同體的一份子,深知自己所應履行的社會職責的重要性,積極通過各種志願者活動以及社會奉獻活動,致力於營造弱勢群體也可以平等生活的社會。隨著被指定為國立公園,相應地區的管制和各種制度加強,為當地居民和地方政府、寺廟等造成了不便,以及引起各種摩擦,為此國立公園管理工團與這些利益相關方形成各種合作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他們自主地參與公園管理,有效防範摩擦,與地區社會形成互助共贏的關係,促進相互發展。
支援居民項目
為了那些由於被指訂為國立公園而遭遇各種不便之處的地區居民,鋪設公路,開展以社會間接資本為主的支援項目,自2008年起,通過增加預算,提升當地居民的福利水平,改善生活環境,開展形成多樣的支援居民項目。
成立並召開公園管理協議會
自2005年,公園管理,政策的理解和提供機會,參與,和各種意見的社會,代表社會各界的居民,當地政府,宗教,有關機構,民間社會組織,學術界,組成園區管理委員會每年2次,是經營定期。
參與和合作的夥伴關係計劃
為了創造理解和參與公園管理政策的機會,聽取地區社會的各種意見,自2005年開始,成立由居民、自治政府、宗教界、民間社會團體、學術界等待表各界各層組成的公園管理協議會,每年定期召開兩次會議。
開展參與及合作的合作伙伴項目
為了通過利益相關方以及地區社會積極地參與到公園的管理,促進共贏與相互發展,與企業、有關機構以及院校等簽訂相互交流協定以及確立友好關係,開展聯合資源調查、保護自然的活動、搞活地區經濟等,加強各類領域內的合作體系,以促進相互發展
開展自願者服務活動
為了使地區居民或遊客體驗國立公園的管理工作,增進對國立公園的自然、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理解,開展各種符合每座國立公園特點的自願者服務活動。其方式採用刊登徵集廣告,接受自願者參與報名的方式,目前不同專業領域的200多名國立公園自願者正在開展活躍的志願者活動。
國際交流合作
國立公園管理工團通過與國外國立公園管理機構、國際組織建立合作體系,相互交流有關公園管理的資訊,成功事例,以及專家間交流,提升國立公園管理工團的地位,起到引導國內保護地區管理的作用。
推進國立公園國際認證
根據韓國國會與學術界、民間組織認為韓國未有受國際認證的國立公園的意見,2005年以雪嶽山開始,五臺山、智異山、小白山、月岳山等5座國立公園分別通過了保護地管理類別升級認證(V→II)。我們計畫至2012年,將升級60%以上的國立公園的管理類別,為此正在加強資料蒐集以及與國外組織之間的合作。
參加並主辦推動資訊共享以及保存地區管理的國際會議
成功舉辦了國立公園2040國際研討會,在2008年參加了3個國際會議,主導性的舉辦和參加以環保為主題的國際會議,共享有關保護地管理的訊息,構建國際性合作體系。
與國外公園管理部門簽訂諒解備忘錄(MOU)
分別與哥斯達黎加、芬蘭、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國的公園管理部門簽訂有關相互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交流公園管理現狀及相關政策,舉辦工作人員研討會,開展了豐富多樣的相互交流活動,並持續針對舉辦專家研討會以及互派職員項目等未來合作方案進行討論,階段性地履行各項計畫。